市場在認為這是一個對紡織行業帶來政策利好的信號,未來或許會迎來新一輪的政策風口。
其實,紡織業一直是中國的傳統行業,自2001年加入WTO后,對外貿易迅猛發展,紡織品出口市場迅速打開,中國正式進入紡織業全球市場,充分利用勞動力優勢和市場優勢逐步成為全球紡織制造中心。
近年來,紡織行業規模繼續保持擴張態勢,但增速明顯放緩,2017年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6,936.14億元,同比增長5.9%,增速較2016年下滑4.8個百分點;2018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0.8%,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6.3個百分點。
但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加速下滑。2017年紡織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%,增速下滑1.5個百分點;2018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.1%,增速回落3.4個百分點。
2018年6月末,紡織業規模以上企業(主營業務收入2,000萬以上)產成品存貨的期末值為1,384.50億元,仍處于較高的水平。2017年紡織行業產能利用率為80.2%,同比上升4.2個百分點,2018年上半年行業產能利用率進一步增至81.1%。
紡織業看似平穩發展,其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,那么,紡織業的痛點到底在哪里呢?
自從2017年環保政策全面爆發后,2018年各類環保政策法規密集落地,今年環保高壓的持續,環保常態化也必將成為必然的趨勢。環保政策的持續發力對紡織業的下游產品帶來了極大的沖擊。
紡織業在緩慢增長的同時,又面臨環保政策的擠壓,因此在與東南亞紡織服裝業搶占市場時,顯得更加疲軟,2018年6月末,紡織業規模以上企業(主營業務收入2,000萬以上)產成品存貨的期末值為1,384.50億元,仍處于較高的水平。2017年紡織行業產能利用率為80.2%,同比上升4.2個百分點,2018年上半年行業產能利用率進一步增至81.1%。
紡織業看似平穩發展,其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,那么,紡織業的痛點到底在哪里呢?
自從2017年環保政策全面爆發后,2018年各類環保政策法規密集落地,今年環保高壓的持續,環保常態化也必將成為必然的趨勢。環保政策的持續發力對紡織業的下游產品帶來了極大的沖擊。
紡織業在緩慢增長的同時,又面臨環保政策的擠壓,因此在與東南亞紡織服裝業搶占市場時,顯得更加疲軟,或許,這也是政府為促進國內紡織企業發展,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方式做大做強,提升競爭優勢而出臺扶持的其中原因。
上海韋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德國VET公司在中國地區的關系企業,基于10多年來我們和歐美各主要設備制造商的良好合作關系,及近年來中國在芳綸、碳纖維等特種纖維材料領域的不斷發展,VET公司已經為國內很多芳綸及碳纖維等生產企業提供了項目技術咨詢、工藝設備和關鍵部件等服務,涉及紡絲、卷繞、并絲、退繞、集束、整經、卷曲、超短切斷等各個工藝領域。